今年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第三年,临海市科协作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之一,认真履行职责,坚持以贯彻《科普法》和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为契机,按照《临海市妇女发展纲要(2011-2015年)》目标任务分解表和《临海市儿童发展纲要(2011-2015年)》目标任务分解表的要求,坚持向女性及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,倡导科学方法,传播科学思想,弘扬科学精神,切实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,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。
——完善领导组织体制和协调推进机制。充分发挥市科协作为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工作办公室作用,协调科技、教育、宣传、文化、财政等部门和群众团体、大众传媒的功能,积极探索全市科普工作的协调和联动机制。
——市科协组织所属团体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,充分认识加强妇女儿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,提高妇女儿童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,深刻认识“十二五”期间推进两个《规划》实施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,制定工作计划,加强对妇女儿童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领导,切实推进实施工作。
——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,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、群众化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对现有妇女儿童科普活动资源的整合,在组织开展的各类科普活动中,精心策划、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新颖、内容丰富、效果显著、影响面大的妇女儿童科技教育、宣传活动,把提高妇女儿童科学素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,在全市营造学科学、爱科学、讲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——充分利用,精心构建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大赛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科普大篷车等系列寓教于乐、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平台,营造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妇女儿童创新文化氛围。选拔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后备人才,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,培养科学道德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不断扩大青少年科技竞赛品牌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,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健康发展,为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搭建平台。三年来,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逐年递增,2010年为2.92%,2011年为3.45%,2012年为3.92%。
——形成科普项目的联动机制。在科普项目实施的同时,凡有科普宣传内容的,积极加强科普宣传,有利于妇女儿童科学知识的及时传播。在城市妇女儿童参与科普活动比例逐年递增,2010年为6.63%,2011年为6.21%,2012年为6.87%;在农村妇女儿童参与科普活动比例为2010年为1.01%,2011年为1.31%,2012年为1.55%。
——形成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。奖励优秀的科普作品和对科普事业有突出贡献的集体、个人等。建立妇女儿童科普教育奖励表彰机制。
——加大妇女儿童科普投入力度。鼓励镇(街道)加大对科普工作特别是重点科普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,并逐年增长。
——宣传树立科技队伍中的妇女典型人物,特别注意发现、宣传一批在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,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妇女典型,使各方面的女性人才脱颖而出。
——市级学协会加强对女性会员的培养、提高等方面的工作,扩大女性会员的覆盖面。要为女性科技人员的发展创造条件。
——以“农函大”为阵地,努力创造条件,使农村妇女劳动者能普遍受到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和文化知识教育,层层发现、培养和扶持女性人才。依托科技,使越来越多的女农民成为掌握实用新技术的女能手和女农民技术员,并向农艺师发展。
——科协所属和命名的科普场馆、科普示范基地等开设适合妇女需求的各级各类技术、技能的培训和教育,逐步提高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,积极培养各类女性专业技术人才,提高妇女劳动者的素质。三年来,未成年人参观科普场馆逐年递增,2010年为510人次,2011年为1200人次,2012年为2200人次。
——每年科技(科普)活动周和“全国科普日”活动,围绕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的工作主题“节约能源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、保障安全健康、促进创新创造”开展活动,我市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、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一如既往的深入到农村、社区、工厂、学校等,直接面向市民,运用讲座、报告、展示、咨询、传授、体验、竞赛、评选、展播、演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开展了诸如通过拟人化的创作手法,轻松诙谐的“人物”形象演绎的环保主题科普剧表演,还对临海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建设中积极参与、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。参加科技活动周、科普日活动的专家、专业观众人次,规模、层次和效果均超过以往,其中有许多女科学家、女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活动,逐步形成长效作用,使生活中日日有科普,时时因科普而受益。